师资队伍
王逸舟
1957年7月出生,湖北师范学院(现湖北大学)法学学士(197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硕士(198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博士(1988年)。目前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政治、中国外交等。2017年4月,受邀聘为亚新官方入口(中国)有限公司兼职教授。
课题项目
在美国福特基金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主持下,先后组织和领导了《中国与国际组织:加入与适应的过程》和《中国与非传统安全》亮相重大项目的研究。
科研成果
专著:
王逸舟:《中国外交十难题》,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王逸舟:《创造性介入:中国外交的转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王逸舟:《全球政治语国际关系经典导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王逸舟:《创造性介入:中国之全球角色的生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王逸舟:《国际政治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王逸舟:《创造性介入:中国外交新取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王逸舟:《中国外交新高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王逸舟:《探寻全球主义国际关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王逸舟:《全球政治与中国外交:探寻新的视角与解释》,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王逸舟:《环球视点》,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版。
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版。
王逸舟:《匈牙利道路》,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合著:
王逸舟、刘毅:《关系逻辑与国家间互动新常态研究》,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6年版。
王逸舟、苏绍智:《波兰危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译著:
【美】怀特·米尔斯:《权力精英》(王逸舟译、李培元校),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版。
【美】阿兰·艾萨克:《政治学概论》(王逸舟译),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版。
【美】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王逸舟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
【瑞典】艾登姆(Eidem.R.)、威奥第(Vioti.S.):《经济体制:资源是怎样分配的》(王逸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主编:
王逸舟主编:《国际公共产品:变革中的中国与世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王逸舟:《中国对外关系转型30年:1978-2008》,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王逸舟主编:《全球政治与国际关系经典导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王逸舟主编:《中国对外关系转型30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王逸舟主编:《国际政治理论与战略前沿问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王缉思总主编、王逸舟主编:《中国学者看世界2:国家利益卷》,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版。
王逸舟主编:《中国国际关系研究(1995-200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王逸舟主编:《磨合中的建构: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的多视角透视》,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版。
王逸舟主编:《恐怖主义溯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王逸舟主编:《全球化与新经济》,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版。
王逸舟主编:《国际关系学当代名著译丛》,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本套丛书包括《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无政府状态与世界秩序》、《主权的终结》、《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结构冲突》5册。)
王逸舟主编:《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安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王逸舟主编:《单极世界的阴霾:科索沃危机的警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合编;
李慎明、王逸舟主编:《全球政治语安全报告(201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王逸舟、谭秀英主编:《中国外交六十年(1949-2009)》,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李慎明、王逸舟主编:《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09)》,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李慎明、王逸舟主编:《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08)》,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李慎明、王逸舟主编:《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07)》,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李慎明、王逸舟主编:《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0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李慎明、王逸舟主编:《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0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李慎明、王逸舟主编:《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04)》,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李慎明、王逸舟主编:《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03)》,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李慎明、王逸舟主编:《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02)》,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李慎明、王逸舟主编:《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01)》,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代表性论文:
王逸舟:《全球主义视野下的国家安全研究》,载《国际政治研究》2015年第4期,第99-105页。
王逸舟:《关于国际格局变迁与中国和平崛起的两点看法》,载《现代国际关系》2014年第7期,第30-32页。
王逸舟:《周边外交研究需要创新》,载《国际展望》2014年第2期,第3页。
王逸舟:《创新不干涉原则,加大保护海外利益的力度》,载《国际政治研究》2013年第2期,第1-5页。
王逸舟:《和平崛起阶段的中国国家安全:目标序列与主要特点》,载《国际经济评论》2012年第3期,第9-20页。
王逸舟:《欧洲干涉主义的多角度透视》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第3期,第4-19页。
王逸舟:《安全研究新视角——中国人可能的贡献?》,载《国际政治研究》2012年第1期,第1-5页。
王逸舟:《国际关系的中长期发展趋势与中国的应对(一)》,载《当代世界》2011年第1期,第13-18页。
王逸舟:《国际关系的中长期发展趋势与中国的应对(二)》,载《当代世界》2011年第2期,第19-23页。
王逸舟:《有关中国外交政策分析的几点思考》,载《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第8-13页。
王逸舟:《“东亚共同体”概念辨识》,载《现代国际关系》2010年第S1期,第84-88页。
王逸舟:《气候与环境:国际政治第一焦点》,载《世界知识》2009年第24期,第16-25页。
王逸舟:《中国外交六十年:走过从前,走向未来》,载《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第1-10页。
王逸舟:《中国外交影响因子探析》,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9期,第6-17页。
王逸舟:《任何大国的崛起都绝非易事》,载《人民论坛》2009年第14期,第24-25页。
王逸舟:《论中国外交转型》,载《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5期,第57-67页。
王逸舟:《中国外交的思考与前瞻》,载《国际经济评论》2008年第4期,第5-12页。
王逸舟:《中国外交十特色——兼论对外交研究的启示》,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5期,第6-18页。
王逸舟:《中国的和平发展需要智慧与创新》,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期,第1页。
王逸舟:《今后五年的中国外交需要智慧与勇气》,载《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第13-14页。
王逸舟:《中国外交三十年:对进步与不足的若干思考》,载《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第10-22页。
王逸舟:《当代国际关系进步的五个方面》,载《国际经济评论》2007年第5期,第27-32页。
王逸舟:《展望新阶段的中美战略关系》,载《国际经济评论》2007年第4期,第12-13页。
王逸舟:《重塑国际政治与国际法的关系——面向以人为本、社会为基的国际问题研究》,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4期,第6-12页。
王逸舟:《重塑国际政治与国际法的关系——国际问题研究的一个前沿切入点》,载《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第132-134页。
王逸舟:《当代中国的定位》,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1期,第1页。
王逸舟:《2006年的全球政治:积极表现和消极迹象》,载《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第9-10页。
王逸舟:《中国国际关系学的一种审视:对学科分支领域的快速扫描(上)》,,载《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9期,第26-32页。
王逸舟:《中国国际关系学的一种审视:对学科分支领域的快速扫描(中)》,载《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10期,第31-38页。
王逸舟:《中国国际关系学的一种审视:对学科分支领域的快速扫描(下)》,载《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11期,第35-42页。
王逸舟:《和平发展阶段的中国国家安全:一项新的议程》,载《国际经济评论》2006年第5期,第5-9页。
王逸舟:《2006年的全球政治:积极表现和消极迹象》,载《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第9-10页。
王逸舟:《国际制度对国家利益的影响》,载《国际展望》2006你啊第14期,第78-79页。
王逸舟:《试析中国国际关系学的“进步”:几点批评与思考》,载《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34-40页。
王逸舟:《国际关系研究的若干问题》,载《欧洲研究》2006年第3期,第126-137页。
王逸舟:《二战遗产片拾》,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8期,第21-23页。
王逸舟:《西方国际关系研究的新课题、新视角》,载《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55-63页。
王逸舟:《论“非传统安全”——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种分析思路》,载《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3期,第2-10页。
王逸舟:《联合国与二战遗产》,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5期,第1页。
王逸舟:《中国与非传统安全》,载《国际经济评论》2004年第6期,第32-35页。
王逸舟:《国际格局的新趋势与中国周边的复杂挑战》,载《外交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第41-46页。
王逸舟:《驻足2004年》,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12期,第8-13页。
王逸舟:《中国国际关系学:简要评估》,载《欧洲研究》2004年第6期,第137-149页。
王逸舟:《学会在“理论岛”之间穿行(主编的话)》,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7期,第1-4页。
王逸舟:《中国和平崛起的国内基础》,载《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4期,第10页。
王逸舟:《挑战难题(主编的话)》,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第4期,第1-4页。
王逸舟:《回首2003》,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2期,第8-14页。
王逸舟:《中日关系的十个问题》,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9期,第8-9页。
王逸舟:《伊拉克危机引发的若干思考》,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4期,第4-8页。
王逸舟:《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对成就与缺失的几点感受》,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4期,第10-12页。
王逸舟:《充满挑战的2002年国际形势》,载《国际经济评论》2002年第6期,第46-48页。
王逸舟:《“受困”与“解惑”》,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11期,第77-79页。
王逸舟:《“9.11综合征”再辨析》,载《世界知识》2002第19期,第32-33页。
王逸舟:《国家利益再思考》,载《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第160-170页。
王逸舟:《国际关系中的变数》,载《瞭望新闻周刊》2002年第1期,第7-8页。
王逸舟:《大胆尝试新的思路及措施,并将重点放在周边——立足本地区开展多边外交》,载《世界知识》2001第22期,第24-25页。
王逸舟:《“9·11综合症”与新的国际安全态势》,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11期,第4-9页。
王逸舟:《如何界定恐怖主义》,载《现代国际关系》2001年第10期,第22-23页。
王逸舟:《中国与多边外交》,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10期,第4-8页。
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再版序言》,载《欧洲》2001年第4期,第98-106页。
王逸舟:《国家利益再思考》,载《瞭望新闻周刊》2001年第7期,第8-11页
王逸舟:《不变与变:二零零零年的国际政治与安全》,载《世界知识》2001年第3期,第15-17页。
王逸舟:《世纪之交的不变与变:透视2000年的国际政治与安全》,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1期,第5-9页。
王逸舟,彭萍萍:《热话题与冷思考(十五)——关于国际格局变迁与社会主义的对话》,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0年第3期,第4-10页。
王逸舟:《建构更合理更稳定的国际体系》,载《瞭望新闻周刊》2000年第1期,第55-56页。
王逸舟:《主权范畴再思考》,载《欧洲》2000年第6期,第4-11页。
王逸舟:《面向新世纪的国际关系理论研究:若干思考与建议》,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第4期,第5-11页。
王逸舟:《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回顾与前瞻》,载《改革》1999年第1期,第76-81页。
王逸舟:《树立世纪之交的新主权观》,载《瞭望新闻周刊》2000年第29期 ,第8-11页。
王逸舟:《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第28-38、203-204页。
王逸舟:《三大需求:发展、主权与责任》,载《世界知识》2000第5期,第8-10页。
王逸舟:《面向21世纪的中国外交:三种需求的寻求及其平衡》,载《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6期,第18-27页。
王逸舟:《树立世纪之交的国家安全观》,载《瞭望新闻周刊》1999年第37期,第23-24页。
王逸舟:《俄国的教训、“立体安全观”及其他──科索沃危机的警示》,载《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3期,第115-118页。
王逸舟:《世纪末的警示:“人权高于主权”的霸权主义》,载《瞭望新闻周刊》1999年第21期,第3-6页。
王逸舟:《正视世纪之交的国际三个大势》,载《瞭望新闻周刊》1999年第1期,第4页。
王逸舟:《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政治稳定与国际关系——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另一种透视》,载《学习与探索》1998年第5期,第63-71页。
王逸舟:《全球化时代的国家经济、政治与安全——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另一种反思》,载《世界经济》1998年第8期,第15-18页。
王逸舟:《全球化过程与中国的机遇——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几点思考》,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8年第3期,第16-19页。
王逸舟:《当前我国国际政治研究的几个争鸣点(续)》,载《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第21-27页。
王逸舟:《中国国际政治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续)》,载《欧洲》1998年第3期,第28-32页。
王逸舟:《论综合安全》,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4期,第5-9页。
王逸舟:《“全球思想家东京研讨会”侧记》,载《世界经济》1998年第4期,第64-65页。
王逸舟:《中国国际政治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载《欧洲》1998年第2期,第4-11页。
王逸舟:《试析国际政治学的美国重心》,载《美国研究》1998年第1期,第57-78页。
王逸舟:《当前我国国际政治研究的几个争鸣点》,载《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第13-17页。
王逸舟:《<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国际关系》,载《海洋开发与管理》1996年第2期,第37-39页。
王逸舟:《1995年国际政治形势》,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6年第2期,第8-11页。
王逸舟:《国际关系与国内体制─—评“民主和平论”》,载《欧洲》1995年第6期,第4-13页。
王逸舟:《霸权·秩序·规则》,载《美国研究》1995年第2期,第43-68页。
王逸舟:《立足点与方法论─—<当代国际政治析论>的自序》,载《欧洲》1995年第3期,第82-89页。
王逸舟:《以新的视角研究当今国际关系》,载《世界知识》1995年第9期,第7-8页。
王逸舟:《世界政治形势》,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5年第2期,第9-13页。
王逸舟:《更加“大国化”的一年——评1994年国际形势》,载《世界知识》1994年第24期,第2-3页。
王逸舟:《意识形态与国际关系──概念与表现的粗略检讨》,载《欧洲》1994年第5期,第3-15页。
王逸舟:《亚太经济合作:思路、条件及大国关系》,载《美国研究》1994年第3期,第49-72页。
王逸舟:《关于全球化的几个问题》,载《哲学动态》1994年第6期,第2-4页。
王逸舟:《“冷战后国际问题研究思维模式”学术讨论会发言摘要──国际问题研究应当“立体化”》,载《西亚非洲》1994年第3期,第61页。
王逸舟:《试论科技进步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载《欧洲》1994年第1期,第4-6页。
王逸舟:《90年代第三世界的安全问题》;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4年第1期,第31-36页。
王逸舟:《中国的安全环境》,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3年第6期,第36-40页。
王逸舟:《当前国际问题研究中的几个重要课题》,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3年第3期,第28-32页。
王逸舟:《当代国际关系研究的若干问题》,载《欧洲》1993年第5期,第6-13页。
王逸舟:《中国的安全环境》,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3年第6期,第36-40页。
王逸舟:《当前国际问题研究中的几个重要课题》,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3年第3期,第28-32页。
书评
王逸舟:《曲高不惧和者寡——评李英桃教授新著<女性主义和平学>》,载《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第155-156页。
王逸舟、田野:《全球化背景下的第三世界——萨米尔·阿明访谈录》,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2期,第45-50页。
王逸舟:《一部富有创意的作品——读赵英<大国世纪:超级产业与大国政治>》》,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8期,第78-80页。
王逸舟:《一种严肃、认真的学术努力——沈骥如<中国不当“不先生”>简评》,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第2期,第77页。
王逸舟:《力争向更高的台阶迈步——评<东亚经济的崛起>》,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10期,第77-80页。
王逸舟:《立足现实,求索和平——<裁军问题新争论>国际研讨会小记》,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8期,第50-53页。
王逸舟:《简评<当代全球问题>》,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6年第1期,第76-77页。
王逸舟:《以史为鉴──读<战后美国外交史>有感》,载《美国研究》1995年第4期,第135-140页。
王逸舟:《“国际规则”理论及其启示──再说<权力与相互依赖>书》,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5年第3期,第89-92页。
王逸舟:《关于“霸权和平”的一点思考──再谈<跨世纪的挑战>》,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5年第2期,第90-91页。
王逸舟:《国际政治的又一种透视——享廷顿<文明的冲突>一文述评》,载《美国研究》1994年第1期,第89-101页。
王逸舟:《新书与创意》,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3年第11期,第78-79页。
时评
王逸舟:《升级版的中国外交新一届领导人外交战略七个关键词》,载《人民论坛》2014年第6期,第22-24页。
王逸舟:《国际大选年的中国应对——谈“创造性介入”的中国外交战略》,载《人民论坛》2012年第10期,第38-39页。
王逸舟:《超越美国关键要做好自己》,载《人民论坛》2011年第16期,第41页。
王逸舟:《中国外交十难题》,载《世界知识》2010年第10期,第14-23页。
王逸舟:《关键仍在内政》,载《中国改革》2010年第4期,第132-134页。
王逸舟:《2009达沃斯断想》,载《世界知识》2009年第4期,第32-35页。
李巨川、孔寒冰、王逸舟、黄宗良、胡振良、高歌、孔田平、季正炬、张光明、郭洁:《中国人为什么关注东欧》,载《世界知识》2011年第4期,第14-25页。
王逸舟、傅小强、达巍、殷罡《十年反恐功成否——与专家的对话》,载《世界知识》2011第10期,第17-25页。
张颐武、王逸舟、董漫远、闫昱:《中国外交如何更有公信力》,载《人民论坛》2011年第4期,第34-35页。
王逸舟、金灿荣、王博:《混乱的世界?》,载《世界知识》2010年第2期,第14-24页。
王逸舟、王在邦:《中国:危机外交2008》,载《世界知识》2008年第23期,第14-23页。
王逸舟、阎学通、金灿荣、沈丁立、余万里、张国庆:《奥运之后中国地位变没变》,载《世界知识》2008年第18期,第14-24页。
马朝旭、刘建超、胡正跃、吴海龙、刘结一、程国平、宋爱国、魏苇、吴建民、王逸舟:《过去一年中国外交十大亮点》,载《世界知识》2008年第1期,第18-28页。
王逸舟、时殷弘、冯昭奎、凌星光、庞中英、张沱生、杨燕怡:《中日关系能否超越历史》,载《世界知识》2003年第16期,第16-25页。
王逸舟:《“非典”与非传统安全》,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年第4期,第23-25页。
时殷弘、张沱生、章百家、王逸舟:《中国走近八国集团》,载《世界知识》2003年第13期,第21-29页。
王逸舟:《王逸舟谈伊拉克危机启示(之二):“新帝国主义”与“变宽的大西洋”》,载《世界知识》2003年第12期,第37-39页。
王逸舟:《王逸舟谈伊拉克危机(之三):“中东测量仪”和“大国合作测量仪”》,载《世界知识》2003年第13期,第42-43页。
翟昆、东方晓、许涛、王逸舟:《从巴厘岛到莫斯科:反恐斗争一年后的世界》,载《世界知识》2002年第22期,第8-15页。
王逸舟:《我看中日关系的前景》,载《世界知识》2002年第18期,第22-23页。
王逸舟:《“9.11”后美国与世界怎么办“9.11综合征”与国际安全》,载《世界知识》2001年第19期,第8-10页。
王逸舟:《应有深切的理解与同情》,载《世界知识》2001第12页。
王逸舟:《联合国适逢挑战──墨尔本国际学术研讨会侧记》,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5年第11期,第70-73页。
王逸舟:《失去目标的转型——访中亚两国有感》,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4年第9期,第43-46页。
社会兼职
担任外交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公安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浙江大学等十数所院校的兼职教授,以及国内外十几家学术刊物的编委。
奖励荣誉